井 冈 山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井 冈 山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心在左边跳:活动小结(1)(2)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心在左边跳:活动小结(1)(2) Empty 心在左边跳:活动小结(1)(2) 周四 五月 03, 2012 11:33 pm

南小李



(转)心在左边跳:活动小结(3)






    无限空间 – 精选摘录时事政治类网文



    精彩网文荟萃 – 欢迎与本站交换链接!


    心在左边跳:活动小结(1)(2)


    有一条评论


    一年多来,本厂工人的斗争取得了新的进展。对此做一下总结,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只是很普通的人。但又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我们责无旁贷要记录自己的历史并顽强的表达出来。人民要自己写史!人民的独立意志必须由人民自己来体现,决不能幻想什么左派右派的“良心”会为我们写史。他们的阶级立场决定了无法为我们记录下真正的历史。

    记得有位先生跑到本博宣称“阶级是不存在的,工人和资方在一个公司内部结成‘利益共同体’”。而本厂工人的斗争却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不断激化。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这种言论何等荒谬。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一百余年后,还有人贩卖这种骗术实在可笑。

    过去一年,公司的市场份额迅猛扩张。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占有率从原来的1成增长到6成。其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被挤压到少量几个客户中。而且即便这几个客户的份额也在岌岌可危。为此,该对手重新组织了力量,在去年下半年发起了反攻。我方新获得的市场部分又被重新夺回去了。

    这段描述对于资方来说是足够了。但站在生产者的立场,远不止如此。老板们的激烈相斗,如同小型的帝国主义战争,冲锋在前,流血流汗的总是傻大兵。当然,也总少不了吹鼓手,比如前述那位鼓吹“利益共同体”的先生,他一吭声,我马上就感到分外熟悉,因为这是HR(人力资源经理)的论调。我也在此奉劝这类人,拜托你们千万不要太自恋,以为自己的观点有多么新鲜多么睿智。其实经济基础不变,同样的人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这种“轮回”都持续几百年了,到了如今,只要说前半句,我们基本很快速的就可以“贴标签”,“上纲上线”。很抱歉的说,这犯不着扯到什么言论自由之类,而只是很普通的信息筛选手段而已。

    企业之间的斗争,受着资方的驱赶,但直接肉搏者从来是第一线的员工。我们不得不长期加班加点,不得不承受极大的压力。而且整个研发生产流程都在重压下遭到扭曲—-由于工期紧张,有些产品连图纸都抛弃了,直接在实物上更改,立刻进入大批量生产。而产品失效的责任却又落到职工身上。给工程师工人在体力精力透支之外又加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但同时,资方内部却认为这种失效是抢占市场不可避免的代价。功能未完善甚至有缺陷即被投入市场是被资方鼓励的,根据我们后来获得的材料表明,资方内部认为,高返修率是必须的代价,可以获得两个收获,一是经销商和生产商已经绑定在一起,二是掐断了对手的现金流,看它能否继续耗下去。

    总之,一方面质量问题正是激烈市场竞争必然结果,而不是什么血液成分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后果却由职工承担。劳资矛盾日益激化。无论资方采用计时还是计件工资,工人均用怠工的方式应对。进入今年,怠工已经成功蔓延到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初步实现了“战场上的联欢”。

    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工作呢?显然,如果没有集体的意志,步调一致的“怠工”乃至BG是难以完成的,而“战场上的联欢”更是无从谈起。但令猎奇者失望的是,我们没有人追求成为振臂高呼万民响应的“英雄”。我们的活动一直是谨慎地细致地进行。

    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的根基。工人阶级的觉悟体现为工人必须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人,自己的根本利益到底在哪里,自己的前途到底在何处。因此,我们是跟劳动者一起探讨问题,而不是从外部灌输已有的结论。马列毛主义不仅其结论是科学的,更重要的是其推导也是科学的。于是工人的觉悟不仅仅在于了解马列毛主义的结论,而在于他们必须自行完成整个推导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思想上的挣扎,充满了从对统治者的奴性中挣脱出来的种种阵痛,但一旦完成,阶级觉悟必定空前提高。知其言知其所以言。否则必定被形形色色的骗术所迷惑。

    如前所述,我们必须加班加点干活。劳动时间的延长固然是资方的意志,但老板绝不能想象,这也正是我们活动的大好时机。

    夜深人静有种神奇的魅力。不但资方的监控降到了最低。而且随着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后,外界的干扰也降到了最低。人的注意力反而更加集中。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拉近。我认为,这也许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熬夜劳动(不属于正常的夜班)本来就是苦差事,而室外的沉沉夜幕更让劳动者增加集体认同感。各种不满很容易得到传播和共鸣。所以,我奉劝资方,不要以为让工人熬夜工作就占了什么便宜,这正是工人觉悟的“吉时”。

    当我们吃着夜宵,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小憩的时候,政治工作开始了。起初,我们只是闲扯。不要忽视表面毫无重点的闲扯。阶级社会,一切都带上了阶级的烙印。比如,工人的闲扯不管扯到天涯海角,都绝不会扯到“红酒”,“高尔夫”,“私人游艇”。我们要善于在闲扯中挖掘出阶级共性。这不是什么居心叵测的“诱导”,而是把本来就客观存在的火花慢慢集中在一起燃放。物理中,我们无法创造出“能量”,因此,火花也绝不是我们用啥招数就可以“制造”出来的。

    1.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2. 挣钱还是赚钱?

    3. “工资”是“财富”吗?

    4. 勤劳能致富吗?如何才能致富?

    5. 资方和劳方能组成“团队”吗

    6. 怎样看待职业技能

    7. 研发工程师能拿提成吗

    8. 赞赏/促成/利用工人阶级的禽兽化倾向

    9. 需要罢工自由的法律吗

    10. 如何看待托派和NGO

    11. 保党救国?

    单从论题即可看出探讨是不断深入的。这不是我们刻意引导的结果。一切革命工作都是受历史的洪流驱动。在激流中我们一定要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不要企图把个人的臆想与激流对抗,不要企图规定洪流的方向,不要企图规定洪流的力度,否则只能很快让自己精疲力竭。在工厂以外的场合,我已经见识过部分年轻同志在现实运动中从意气风发的高潮跌入到沮丧的谷底。这本质上还是自身无法摆脱小资产阶级习气所致。而这种习气是无孔不入的,因为这是从无孔不入的商品交换关系滋长起来的,并受统治集团大力鼓励的。

    马列毛主义揭示了历史洪流的方向,既然我们完全接受了导师们的推导过程,既然我们看到过去的斗争历程反复印证了这些推导。那么只要顺势而为,一定会达到我们所要的结果。只要工人的注意力被引导到此类问题的探讨,那么随着探讨的深入,他们一定会顺着真理的阶梯不断攀登,这是不可阻挡的,也无需操心的。

    这些论题不是我们提前规定好的—–就跟讲课似的有个教学计划—-而是自然产生的。我们强烈的感到:历史在逻辑上快速的重演,最终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即这些论题,从形式上固然只是逻辑的探讨,而在内容上却快速重演着上百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只要我们探讨的逻辑是现实形成的,那么逻辑必定会向历史靠拢。正如胎儿在子宫里快速重演着人类进化史一样。这种演进让每一个工作者感到无比的兴奋,正如胎儿的躁动让母亲感到喜悦一样。不难想象,大江南北的每一间工厂,只要***人渗透进去的地方,再小的地方,再少的人群,哪怕少到一兵一卒,都在思想上重演着革命历史。一个又一个的小漩涡在不断形成,它们最后一定会联合成巨大无比的超级漩涡。

    1.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哪种更有利

    公司的快速扩张伴随着工资核算改革。对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对工程师,实行目标管理制。而原来,工人实行计时工资,工程师则是可以执行加班调休制度的。

    无需任何的理论推导,我们直接就感觉到了劳动强度的加大。我们承认,“现代管理学”的确是一门“科学”,因为跟它的同类—别的资产阶级社会学—-一样,也是用一大堆数学公式包装起来的。有报道称,某家公司的工资核算公式有多达30多个参数,而我司公布的文件,尽管没那么变态,但也多达10几个参数。

    识破此类鬼把戏最便捷的手段就是“掐住入口,观察出口”—-我付出了同样的劳动,经过该公式的运算后,我能否拿到等额的工资呢?工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实行计件工资后,工人当月收入普遍上浮了1成,但每日上班时间从原来10小时增长到12小时~14小时不等,即最低增长了2成。资方的边际投入产出比是1比2。

    实际收入的下降,激发起工人们的探讨热情。这是远比汉奸带路党更为现实更为有趣的问题。不难设想,起初,工人的怨气都撒在计件工资上。把形式当本质,在工人阶级刚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也曾犯过的错误。比如当时工人把机器当做撒气的对象。

    因此,我们观察到本厂普通工人重演了工人运动早期的历史,正如胎儿刚成形的时候还保留着尾巴一样。如果母体不持续供给能量,那么胎儿就会在这个阶段成为死胎。同理,如果***人不在这个阶段加以引导,那么工人的自发谈论只能长期停留在空泛抱怨计件工资制度的阶段。对策很简单—-我们必须注入能量。这个能量用不着太大。

    我们提出新的论题:是否恢复了计时工资,日子就好过了?如果你是老板,是不是在保留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就没有办法获得更大利润呢?

    新论题拓展了工人们的眼界。这时候计时和计件两种核算制度全部落入到工人的视野中。考虑到资方不外乎这两种手段,那就意味着整个资产阶级工资核算体系统统落入到工人的视野中接受批判。

    我们不需多言。只要工人们有了这样的视野,那么他们只能在真理的阶梯上越爬越高。谈笑之间,工人已经想起了自己老乡在别的厂子干活,不少依然实行计时制度。不见得比他们要好。再纵向比,以前实行计时,待遇甚至比别厂的要好。

    于是得出第一条结论:计件计时和待遇没必然关系。但是工资确实下降了,既然如此,神也无法阻挡工人继续逼近真相。

    编剧本的除外,在现实中,要获得真相并不需要很传奇的办法。我常听人说,什么事情“尚未解密”,就不知道真相了。其实“解密”了,什么立场就有什么真相,立场模棱两可的,依旧不明真相。

    我们从资方公布的文件找到了真相。为了体现“公开透明”,厂方公布了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就是上面提到的有十几个参数的公式。公式的首项毫无疑问是个“正数”,后面跟着一堆“补助”,“惩罚”之类的参数,或加或减,不一而足。

    我们去掉那堆琐碎的参数,只看首项,那么公式就简化为

    工资=实际出勤工时X工时单价

    文件紧接着解释到:工时单价=成品入库总金额/实际出勤工时。

    在精英看来,工人是一群傻逼,活该当工人,专业术语叫“苦逼”。而老板天资聪慧,应该挣大钱。OK!没问题。工人是傻逼,那我们就把这份文件一删再删,删除所有什么“调动积极性”,“公平竞争”之类的资方八股文,删除所有琐碎的参数,最后就剩下上面两条公式,很简单,一个乘法一个除法,再傻逼的也能看懂吧。

    于是,在一群傻逼工人的灼热目光的围观下,这两条公式身上的奶油融化了,显露出最傻逼的也能看出的真相:

    工资=实际出勤工时X成品入库总金额/实际出勤工时=成品入库总金额

    且慢,这里我先纠正一下文件的表述问题。从会计的角度,成品入库金额包括了物料成本,水电成本,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人力成本。照上述表述,那我们应该偷着乐。因为资方居然把一切统统算入人力成本。当然,资方没这么傻,我们也没这么贪,除去人力成本之外的其余成本都是不变资本的损耗,这是别的厂子的劳动者创造的东西,我们就不惦记了。所以这只是一个表达上的小瑕疵,考虑到整个资产阶级经济神教也不严谨,那么这点小瑕疵是可以原谅的。但为了严谨,我们把“成品入库总金额”改为“工人人力成本”。

    这样公式最后就成了:工资=工人人力成本。

    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件,充满了自由理性之光的文件,充满了伟大科学情操的文件,最后就剩下这么一行字:工资=工人人力成本。

    正如精英们指出的,工人是傻逼,傻逼才做工人。所以工人全愣住了。为啥会愣住呢?因为是傻逼嘛。半晌才有位小兄弟说:这是个屁!又过了一会,另一位兄弟说:屁还会臭,这他妈连屁都不是。

    呵呵,文件扯了一通,竟是跟工人们解释,

    啥玩意叫“工资”,哦,“工资”就是人力成本!

    啥玩意叫“人力成本”呢?哦,“人力成本”就是工资!

    大家不要笑。整个资产阶级经济神教的冠冕堂皇的教科书里到处都有此类“循环论证”。比如:

    凡是“理性”,必满足以下四条属性。

    凡是“满足四条属性”,就叫“理性”。

    。。。。。。

    自然还少不了上面屡次出现的:

    工人是傻逼。

    傻逼才当工人。

    那谁才是傻逼呢?阶级对抗嘛,劳方相信资方的关心爱护,那劳方是傻逼;资方相信劳方会自觉卖命,那资方是傻逼。总之,谁有幻想谁就是傻逼。

    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停滞了,那么我们仅仅是发现了一个逻辑笑话。这世上绝不缺少黑色幽默。因此,我们打算再注入一次能量。

    但工人们已经可以自己给自己提出新的论题了。有兄弟提出,这只是个小花招,可我们的收入的确下降了,靠文字小花招做不到这点。

    列位看看,工人天然具有唯物主义的悟性。这本领真不是盖的。因为所有的阴谋下达到工人这个层次,那早就是阳谋了。所以唯心主义很难在工人中有市场。

    既然工人们已经自行跃上了新的台阶,那我们这次要注入的能量就可以更加减少了。

    我们只需要说,答案就在这条等式里:工资=工人人力成本。大伙就盯着吧,目光能把公式烧着的。

    有位兄弟率先指出:老板控制了人力成本,就控制工资。呵呵,全中!这位兄弟以他的一头红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成了我们的同志。这是后话。

    我们把这个问题重新完整的分析一遍。

    如果把管理学视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那么等号两边地位是平等的。工资,人力成本,是无聊的同义反复。从文件提取出来的公式,反映出资产阶级贫乏单调毫无趣味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这是一种静止的世界观。尽管这种世界观用了一堆诸如“竞争”,“激励”,“共赢”的词汇来包装,但掩盖的是绝对的“静止”,掩盖的是从A=B推导出B=A,他们认为自己完成了复杂的推导。其实正如工人指出,这连屁都不如。老板们多么希望当前的世界能永世长存,“静止”自然是内心的最爱,尽管他们又标榜自己多么热爱“自由”,热爱“竞争”。

    如果把管理学视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那么等号两边地位就立刻浮动起来。它反映的是矛盾对立中短暂的均衡。即便在这种均衡中也渗透着强制。A=B就包含两种可能。

    要么是A=>B,要么是A<=B。

    要么是工资迫使资方人力成本提高,要么是资方控制人力成本,钳制工资。

    二者激烈对抗,形成了暂时的均势,这就是A=B,只有资产阶级的帮闲走狗才宣称等号意味着河蟹。而我们看来,“等号”为更激烈的对抗积蓄能量—-从死看出生,从均衡看出对抗,从静止看出运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义。

    工人阶级的平均工资水平体现着全社会劳资力量的对比。如今总的态势是工资=>人力成本,但具体到公司,资方控制人力成本,也就是工资<=人力成本,却是老板们享受的阶级民主,是在老板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享受的“自由裁量权”。资本主义的民主就是这样通过市场来表达的,是通过企业管理来表达的。至于别的东西,比如不重要的人,不妨让屁民享受选举权;不重要的事,不妨让屁民享受一下知情权。

    在我们获得的资方内部文件,以及别的厂子出台的涉及工资的文件,我们都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词儿。这个词儿在几千字的文件中出现频率不超过3次。它叫“总量控制”。

    对此,不同厂子的同类文件都不肯耗费哪怕几百字讲讲怎么个“总量控制”。这才是关键。前面那位工人已经准确指出了控制了人力成本,就等于控制了工资。既然总量控制,那么计时还是计件都是无关紧要的。

    上面的公式本身就表明,哪怕是老板,也不关心到底是计时还是计件。因为公式明白的写着

    工资=实际出勤工时X工时单价——这不还是“计时”么?

    然后经过推导,工资=成品金额—-这里又变成了“计件”。

    我们还看到也有文件写着 工资=成品单价X数量。

    三种形式交替出现,晃得让人眼花缭乱。实际,老板关心的是到底有多少商品价值被生产出来了,而这其中又到底有多少被算入人力成本。总之,他关心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占用最大的劳动。

    当讲到“计时”,可生产线却设定了固定的物料投放量,那么实际上就是“计件”。

    当讲到“计件”,可生产线却规定了生产速度,那么实际上就是“计时”。

    总之,当资方讲到产量,他们就能知道工时;当讲到工时,他们就能知道产量。一切都在颠扑不破的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更何况,根据获得的内部材料显示,当我们在辛勤干活时,资方却在组织狗腿子们不厌其烦的开展大量的计算。他们计算什么呢?原来在平行的应用计时和计件两套核算体系计算工资。目的是在保持“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评估计时和计件何种更能节约成本,老板们就是这样不断的观察着,盘算着。。。。。。

    陈景润演算数学花了几麻袋稿纸,我没亲眼见识。但当我看到资方不厌其烦的算出每个工人在不同考核体系下的工资水平,并画出跟总量目标偏差的千姿百态的曲线时,我无语了。

    还有什么可幻想的呢?

    计件好?计时好?求完计件求计时?

    左派好?右派好?求完左派求右派?

    东方好?西方好?求完东方求西方?

    耶稣好?佛祖好?求完耶稣求佛祖?

    每个老板的总量控制,就是整个统治集团对无产阶级的总量控制。这就是资产阶级的真正的民主!谁能提高总量?谁能彻底占有全社会的总量?只能靠工人自身!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