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星期一重庆“万亿国资”整合路径探秘(《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56期*
- 作者: 轲南(秦.村.箭.叶) [198952:9301], 20:52:51 05/06/2012:
<p>-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ww.washeng.net/
重庆“万亿国资”整合路径探秘
余智梅
2011年11月下旬,当北方正急剧降温步入小雪节气时,山城重庆的天气却格外清爽宜人。重庆市国资委有关人员告诉《国企》记者:他几乎每周都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体,而此次中央媒体采访团正赶上了温度最适宜的时候。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2010年第二届中国城市国资委主任联系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向全国国资系统提出了“发展学重庆”的号召,使得来重庆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8年时间,重庆国有企业实现了从“苦菜花”到“迎春花”再到“牡丹花”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庆速度,“重庆国企模式”闻名全国。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1年初,重庆资产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国资系统中第四个跨进“万亿元国资”的省市,全国排名由第19位升至第4位。重庆国资委主任崔坚向《国企》记者表示,截至2011年10月,重庆市国资达1.456万亿元;预计到年底重庆市国资会超过16000亿元,逼近17000亿元,达到2003年重庆市国资委成立时的10倍,利润达到400亿元。而十年前,重庆辖区内各级国有企业的总利润仅有8亿元。
那么,“万亿元国资”从哪里来?是什么造就了重庆国企模式的奇迹?
“八大投”:投融资平台整合
2002年,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的问题,重庆先后以国债、规费、土地、存量资产、税收等“五大注入”,组建了八个大型国有建设性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八大投”),包括重庆地产集团、重庆城投集团、重庆市水务集团、重庆水利投资有限公司、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重庆渝富公司,形成了“国有投资集团——市场——建设”新型投融资模式,这被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称作“智慧工程”。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八年来,“八大投”承担了重庆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城市路桥、供排水、农村水利、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大剧院、文化宫等公益项目建设,成就了“重庆主城一月换张地图”的“神话”。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的平台,“八大投”的成立,改变了重大项目建设以政府出面举债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国有投资集团作为企业向社会融资,大大缓解了政府建设资金缺口,加快了建设进度,极大地完善了重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此,世界银行曾作出高度评价:“重庆八家投资集团带动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量。重庆经验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有益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八大投”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公益项目2641亿元,年均投入约为以前年度的50倍,即5年干了靠财政投入需要50年才能干的事。“正是通过探索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形成了"上缴税金+上交收益+帮助政府投资+减轻财政支出"的"第三财政"力量,增强了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惠及民生的底气,为公共财政转型腾出了财力空间。”崔坚表示。
“渝富模式”:资产管理整合
据崔坚介绍,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造就了重庆的工业布局结构复杂化。在全国六大老工业区中,重庆老工业区的困难最大,主要表现为:扎根不牢,大部分工业是迁移过来的;布局不合理,为了应对不同时期的复杂背景,很多工业被强行迁移到重庆山区,根本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必须进行大量的改造、搬迁工作。在重庆的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占有率较高,但是在2000年之前一直没有好的办法解决重庆工业区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很多企业面临“想融资融不了、想破产破不了、想搬迁搬不了、想发展投不了”的尴尬境地。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此时,渝富模式就应运而生。
所谓渝富模式,是指重庆市政府100%控股渝富公司,以之作为重庆市国有资产重组和经营平台收购国有不良资产,再与国有企业签订回购协议。其中,渝富公司的收购资金来源于政府以安慰函和渝富公司土地储备为资产抵押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的贷款。
渝富集团党委书记刘良才向《国企》记者介绍:“成立于2004年的渝富公司(2011年更名为渝富集团),七年来主要履行了市政府赋予的三项职能。一是债务重组,通过打包打折处置工商银行和市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大幅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土地资产重组,参与了国企实施破产关闭、"退二进三"、环保搬迁等工作,通过土地置换为国企提供了周转资金。三是资本重组,参与产业投资,参股、控股地方金融机构,为国企改革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在处置工商企业不良债务方面,渝富公司的典型成功案例就是打包打折处置工商银行不良贷款。2004年初,重庆市政府与国家工商银行形成一个合作方案,即市政府以18%的受偿率回购工商银行在重庆的不良债务,打包打折整体承接处置工商银行157亿元的不良资产,再逐步向一千多个企业收取27亿元本金及利息。在此基础上,又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累计处理3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债务处置后,机电、化医、轻纺三大国有集团负债率分别下降了30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当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9%左右,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目前已下降到6%。重庆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资产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帮助重钢集团实现环保搬迁。重钢集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钢铁集团,但逐渐落伍,年年排名后移,产量长期徘徊在300万吨左右,加上面临资源瓶颈,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渝富公司利用重钢老区、新区的土地级差,为重钢集团2008年实现环保搬迁提供了周转资金。随后,重钢集团通过收购资源重焕生机。
据数据统计,渝富集团处置和消化不良资产达300亿元,为国企提供周转资金400亿元,为金融股权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68亿元资金支持,还为注册工商企业提供了约30亿元资金。可以说,渝富模式在重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中起到了巨大的整合和推动作用。
“龙虾三吃”:金融资产整合
重庆国资整合路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金融资产整合。
2003年以来,重庆市陆续对地方金融机构实行“龙虾三吃”,即“三大重组”:债务重组、资本重组、班子重组。最典型的重组案例就是重庆银行重组。
据崔坚介绍,2003年,重庆银行背负了33.1亿元的非信贷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为-27.1%,已被银监会亮了红牌。时任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作出指示:“在重庆未来的发展中,金融要先行。如果重庆银行这种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不好甚至倒闭,无论如何都是一大败招。与其办丧事花买棺材的钱,不如重组治病花买药的钱。”
2004年初,重庆银行启动了被称作“龙虾三吃”的整体重组方案。“一吃龙虾:增资扩股,扩充资本金,将重庆银行的资本金从3亿元一举扩充到15亿元;二吃龙虾:资产重组,通过债务搬家、股东缩股、市场化运作等三轮不良资产剥离,仅一年多时间,重庆银行的不良资产减少26.5亿元;三吃龙虾: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共同参股的股权结构。”
据介绍,重组后的重庆银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变为资产质量优良、营利能力良好的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指标在全国城商行中名列前茅,现已在全国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排名中晋身第四位。
除了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外,重庆还创造了另一些金融资产整合的亮点,即引资创建了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重庆药品交易所。
重庆药交所董事长刘高清告诉《国企》记者:“重庆首创药品交易所,采取直接挂牌电子交易为主的交易方式,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提供交易服务,旨在通过减少药品交易中的中间环节,解决药价高和看病贵的问题。”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一次媒体座谈会上也对药交所作出评价:“这个药交所发挥了三大功能。第一,公平公开公正的规范交易市场,可以将灰色交易和回扣降到最低,兼具反***、规范市场秩序的功能;第二,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具有结算功能。”
相对而言,这类国资整合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民生问题的优化作用更加明显。
“走出去”:全球资源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着“走出去”,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寻求发展机遇。重庆较早探路“走出去”,早在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战略部署重庆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重庆国企就坚定了“走出去”战略。如今,一大批“走出去”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罗聪告诉记者,重庆粮食集团是中国粮食体制改革最成功的一家企业。它的“走出去”也显得格外意义非凡。重庆粮食集团投资32亿美元建境外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基地建设+生产资料经营+加工贸易+仓储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对抢占国际油料供应战略源头、稳定国内食用油价格、拓展和完善食用油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重庆粮食集团今年已运回国4船26万吨优质大豆,还有两船即将起运。预计到“十二五”末,“外来粮食”可达1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65亿元、毛利42亿元。
“走出去”的成功企业还有很多。重庆机电集团以2000万英镑收购英国PTG集团旗下6家子公司的全部股权,获得3个百年品牌,5项世界先进技术。重庆机床相关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缩短了15~20年。又如重庆轻纺集团,成功收购全球第四大汽车密封条企业——德国萨固密集团,创下迄今为止中国对德国最大产业收购纪录,签约仪式被纳入瘟家饱总理2011年的访德行程,轻纺集团因此一跃成为业务横跨欧美亚三洲的跨国公司。
崔坚表示,在国有集团主导下,2010年重庆市对外协议投资50亿元,名列全国省市第一。预计2011年可以超过60亿美元,继续领跑全国。
“整体上市”:资本市场整合
整体上市是重庆国资委探索国资整合的又一条路径,而且这条路径的探索由来已久。
“重庆打造金融中心必须探讨很多新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就是一种探索。如果金融控股平台打造成功,将对地方金融产生巨大带动力,从而为机构自身的迅速发展奠定支撑。早在2007年,重庆国资委就意识到,以整体上市为重点的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极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中下一个最具效率、最具推动力的改革领域。”崔坚表示,“当年,我们便在全国率先将整体上市确立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现在看来,这条路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重庆提出的整体上市战略已逐步在全国形成共识,而重庆国有企业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连续4年保持中西部第一。”
在整体上市途径上,重庆国资企业将凭借“IPO+借壳+海外上市”三条腿走路。2011年,重庆市国资委将力推重庆银行、川仪股份、重庆建工、燃气集团、民生轮船5家企业年内实现上市。下一步,广电集团、高速集团和天友乳业3户要完成上市辅导或材料申报。交运集团、化医集团、轻纺集团、水投集团、粮食集团、三峡银行、渝惠食品、对外经贸集团8户要完成资产整合和上市平台搭建等前期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告诉《国企》记者,国有企业的上市,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动了优质资源向优质国企集中,解决了国企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推动国资监管从原来单一的出资人监管发展为完全的市场监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重庆国资委将重庆国资的研究领域归纳为四大领域:国企改革发展领域、国企功能作用领域、国资监管领域、国企党建领域。无论哪个领域,都离不开创新。可以说一系列创新的整合路径,创造了重庆的“万亿国资”。
崔坚表示,按照重庆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将达到2.5亿元,年利润600亿元以上;所有者权益将达到6500亿元,股东回报率8%以上。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56期,摘自2012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文摘》)